首页 > 阅读 > 冷知识 > 正文

亚洲和太平洋诸岛为何都有“有段石锛”的踪影

  “有段石锛”是远古的造船工具,一般为长方扁形,刃口斜削,呈刨刀状,可以装柄使用。它与普通石锛的不同之处在于背面,即刃口斜上所向的一面不像正面那样平,而是中间隆出一条横脊,把背面分成前后两部分,后部较薄,看起来像有两个阶段,所以叫“有段石锛”。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,考古学家在太平洋诸岛,甚至在新西兰、复活节岛乃至南美的厄瓜多尔等地陆续发现了“有段石锛”的踪影。由于“有段石锛”不容易制造,因而不可能在世界各地同步制造成功。因此,考古学家们苦苦寻找“有段石锛”的发源地。

  1929年,浙江良渚也发现了“有段石锛”,从此这种远古造船工具在中国福建、广东、江西、台湾等沿海地区多次被发现。从中国发现的一般是初中级的器物,高级的很少。而在菲律宾和波利尼西亚各岛所发现的大多是高级的,制作时间也比中国的晚。因此,很多学者猜测,中国的先民早在远古时代就漂洋过海,带着先进的工具到过太平洋诸岛和拉丁美洲西岸。

  一些专家认为,河姆渡人是最早的航海家,至少在距今7 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漂洋过海的实践,并将自己的文明远播到海外。河姆渡人借助北太平洋暖流漂向太平洋的深处,途经夏威夷群岛北端,而后到达墨西哥北部的瓜达卢佩岛附近;还有人顺着赤道洋流,与西风漂流汇合向东到达南美的秘鲁。

  也有学者认为“殷人东渡”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,周武王伐纣灭商后,殷商遗民由西向东逃亡,其中一部分殷人随着海风和洋流漂移,到达美洲,并在墨西哥和秘鲁等地定居。美洲太平洋沿岸陆续发现的与商代风格酷似的文物,似乎也在印证这一观点。“殷人东渡”本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论题,“有段石锛”之谜又使这个谜团更加神秘。

相关推荐